2017年12月8日 星期五

淺談古代CPU:CISC廠的RISC(1)

RISC以及隨之而來的CISC這兩個縮寫的爭論與演變,其實是個很有趣的話題,RISC這個縮寫跟觀念出現前,指令集就是指令集,各家做各家的,也沒人計較誰比較複雜或簡單;RISC出現後,倒也沒有聽說哪家故意去違背潮流,推出「全新的CISC指令集」處理器。

不過,對於那些在RISC出現前就做電腦系統的「老」廠商們來說,怎麼面對這個RISC新潮流,是個頗堪玩味的問題,有的是毅然決然完全放棄過去的CISC,擁抱全新的未來;有的則是騎驢找馬,舊的照做,也做個新的試試手氣;至於以下這個廠商,八卦可精彩了....

身為微處理器的開路先鋒和領頭羊,Intel一開始對RISC幾乎是無動於衷,沒有野心?錯了,Intel的野心一點都不小,1974年的8080銷路極佳,讓Intel賺了不少錢,從1975年開始,Intel執行一項非常巨大的計畫,代號是8800,後來改名iAPX 432。

iAPX 432有多巨大?首先,Intel替這計畫訂的目標是「可以滿足未來十年內所有可能的客戶需求」,它的假想敵不是同級的微處理器,而是當時最佳的32位元大型主機,你現在想得到的多處理器、容錯、多工作業系統,物件導向記憶體管理等等等等,都被納入這個計畫的目標,它是Intel第一個32bit處理器,而當時Intel的8008和8080都還只是8位元而已;由於目標非常巨大,開發需要很長的時間和龐大的經費,為了彌補財源,也為了應付一旁虎視眈眈的Motorola、Zolog等微處理機同業,Intel勉強湊出一個團隊,用最快的速度急就章的做了一顆在組合語言階層上可以相容於8080的16位元處理器,當作正餐上桌前的開胃菜,這道開胃菜就是各位所熟知的8086。

8086在1976年問世,1979年,Intel把8086的資料線縮到8bit,推出8088,搶到了IBM PC這塊同樣是急就章的肥肉,展開了PC大航海時代,到了1981年,Intel終於端出第一套iAPX 432系統,結果是...慢,慘絕人寰的慢。

由於當初設定的目標,432的指令集「非常非常CISC」,首先,432的指令長度不固定,可以從6 bits到321 bits,對,你沒看錯,是「bit」,不是「byte」;除了複雜的指令集以外,極端複雜的物件導向記憶體管理(還自備Garbage-collection機制喔),以及容錯導致的匯流排等待時間都是導致速度拖慢的原因,更有甚者,因為結構的複雜,以當時的製程,432必須分成兩顆晶片,晶片間的速度慢以外,上面還沒甚麼空間可以塞cache,結果就是,Intel這顆壓箱寶,比當時同樣是32bit的Motorola 68000慢了5到10倍。

就在432端出來被嘲笑的同時,RISC這個新縮寫也同時浮上檯面;1980年,由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David Patterson為首,發表了RISC I(順便也創造了RISC這個縮寫),1981年,由史丹福大學John L. Hennessy 為首設計的MIPS問世;在此同時,Intel還是不死心,1982年,Intel推出第二道墊檔開胃菜80286,同時繼續企圖挽救432。

1984年,德國西門子(Siemens)公司找上了Intel合作,共同出資開設一間新公司,名字叫BiiN, BiiN 的目標是開發一套高效能,具備容錯功能的高可靠度電腦系統,鎖定銀行、軍方或是像核電廠控制電腦這類「關鍵任務」的特定市場,Intel的任務,就是替這套電腦做出一顆處理器。

想當然爾,跟扶不起的432相比,BiiN顯然重要得多,所以原來參與432計畫的大部分人員都被調去做BiiN,其中還包括一個從IBM借來的 Glenford Myers,此君寫過一本有名的電腦科學教科書「軟體測試的藝術」The Art of Software Testing,擁有多項微處理器專利,包括微處理器上的暫存器 Scoreboarding設計;他在1981年初被Intel從IBM那邊找來做一個代號「P4」的計畫,企圖對抗Motorola的68000(以程式設計的角度,68000遠比Intel的x86「優雅」很多),後來IBM PC還是用了8086的變形8088,所以P4無疾而終;但是Myers還是參與多項Intel微處理器設計的重大決策,包括後來的386,上面提到的iAPX432,以後會提到的i860;

有了432這個前車之鑑,BiiN這顆代號P7的處理器當然不會再使用過度複雜的指令集,相反的,BiiN這顆處理器指令集有相當大的一部份參考了柏克萊RISC I的設計:指令固定為32bit長(只有MEM_B型式的指令是32bit再加上一個32bit的位移值),16個32bit的全域暫存器,以及16個區域暫存器,區域暫存器其實有四組,這是RISC I的Register Window設計,另外還有四個80bit長的浮點暫存器;雖然只有4個浮點暫存器,但是實際上BiiN這顆處理器的浮點運算指令可以用到「所有的」暫存器,浮點指令裡面有個欄位,可以分別切換要使用整數或浮點暫存器。


除了load-store相關指令以外,所有運算都在暫存器裡面執行;但是因為需要容錯和記憶體保護等功能,他們把原來i432的物件導向記憶體管理簡化後,移植到這顆處理器;第一顆能動的晶片在1985年年底出廠,剛好跟386差不多時間。

雖然這顆晶片效能還不錯,但是就在這個時候,BiiN 上面兩家母公司開始對這個系統的前景有點擔憂,畢竟,一個系統包括了軟體和硬體,只有晶片完成是不夠的;Myers看到大事不妙,拚了命的遊說Intel高層,希望可以把已經完成的P7晶片拿回Intel,乾脆就取代286和386,成為下一代的汎用處理器,也順便可以讓Intel進軍Unix市場,他同時也把整個BiiN的硬體整理歸納出幾個可拆解的大項;雖然高層沒有同意這麼激進的意見,但是最後這個晶片的基本架構被保留了下來,編號改為i960,目標是放在嵌入式系統市場;不過Glenford Myers自己在1987年時也離開了Intel,跟i960的晶片經理Dave Budde一起開了一家新公司 RadiSys ,而i960由另外一位原本i432的工程師,超純量結構專家 Fred Pollack 接手。

i960有好幾種不同的款式和編號,首先是具備原本BiiN全部功能的i960MX,這顆晶片沒有賣到一般市面上,另外有一顆i960MC,功能上其實一模一樣,但是所有比較先進的功能,文件裡面都省略不提,很多拿到i960MC的客戶會覺得很奇怪,怎麼會有這麼多接腳標明「no connect」....

拿掉複雜的記憶體管理系統後的i960編號80960Kx,編號有兩款,KA和KB,理論上KA沒有浮點運算器,但是其實KA和KB完全一樣,只是改個IC標籤而已,很多雷射印表機用這顆處理器,另外,1993年Sega製造的大型電玩機台的主機板Sega Model 2也是使用i960KB作為主處理器。

80960Cx在1989年七月發表,核心經過重新設計,一個週期可以發送三個指令執行,所以960Cx是Intel第一顆「超純量」(Superscalar)微處理器;事實上,頭三個商用超純量微處理器:1988年Motorola的88100、1989年的i960CA,以及1990年AMD的AM29050,很意外地都是「CISC廠的RISC」。

1990年代,Intel替i960找到一條新的出路:在PC市場當作高效能的I/O處理器;Intel還特別提出一個稱為I2O的開放規格,以i960做為中心,可以用來降低主處理器處理I/O時的負擔,不過因為i960價格實在不便宜,這個規格推了幾年後也無疾而終;另外,因為i960運算速度不算慢,尤其執行像是XOR運算,這對很多硬碟陣列(RAID)來說很好用,所以也有不少硬碟陣列卡採用i960。

雖然在嵌入式市場表現亮眼,但是在1997年,Intel買下了原本DEC的StrongARM後,i960(以及同樣是RISC的i860)就漸漸淡出舞台,事實上,早在1990年左右,主要的i960開發團隊,包括 Fred Pollack在內,就被指派去作為開發i386架構的「次世代」微處理器,後來代號P6的Pentium Pro,也就是現在Intel所有core架構的起點。

i960就這樣結束了?偷偷告訴你,有一家休斯飛機公司把i960(事實上就是BiiN)的整個硬體設計授權買了下來,用在一個稱為ATF(先進戰術戰鬥機)的計畫裡,也就是後來的F-22,換句話說,世界最強的戰鬥機裡面,可能還有幾顆i960正在全力工作。

2017年10月7日 星期六

動畫歌帝王:水木一郎


動畫歌職人、動畫歌王者


日本動畫從六零年代末到現在,已經經歷了超過五十年,在這五十年間,從繪製的技術、情節與故事風格的呈現、甚至於營運與商業模式都在不斷的改變,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從這五十年的變遷,看到了日本人堅持一貫不變的「職人」精神,因為這樣的堅持,使得日本動畫能夠成為日本對世界發聲的文化代表之一,也因為這樣的堅持,使得即使是「動畫歌」這麼一小塊「次文化中的次文化」領域,仍然會出現幾位偉大的音樂人,以他們的職人精神與成就感動幾十年來全世界無數的動畫愛好者,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就是被大家尊稱為「動畫歌帝王」的水木一郎先生。


水木一郎先生出生於1948年,東京世田谷區,那時正好是二次大戰結束後不久;因為家裡是開唱片行,水木先生很早就接觸西方音樂,尤其是爵士樂;後來投入作曲家和田香苗門下,成為他的學生。

我們曾經在介紹「動畫歌女王」堀江美都子小姐時提到過和田香苗先生,這位作曲家主要是創作龍之子早期的動畫主題曲以及演歌,像台灣中生代看過的《ハクション大魔王》(《噴嚏大魔王》)和《昆虫物語みなしごハッチ》(《小蜜蜂》)的片尾曲都是他的作品;「水木一郎」這個藝名就是和田香苗取名的,另外還有一位有名的演歌歌手冠二郎是他另外一個學生,冠二郎這個藝名同樣由他取名,當初和田香苗為他們取這兩個藝名,有希望他們能唱超過四十歲的意味,有趣的是,這兩位歌手徒弟都是在「過了四十歲」才開始大紅特紅。



跟十二歲就出道的「動畫歌女王」堀江美都子小姐不同,1968年,當時二十歲的水木先生才以歌謠曲歌手的身分發了第一張專輯,不過那時候賣量並不好,所以為了生活,還曾經在夜店裡駐唱過一段時間,其實是相當辛苦的。

出道:原始少年リュウ


水木先生成為動畫歌手的契機出現在1971年,東映製作了一部動畫《原始少年リュウ》,這部動畫改編自漫畫家石森章太郎的同名漫畫;片尾曲是由堀江美都子小姐演唱,那時候哥倫比亞唱片公司就嘗試性的找了水木一郎先生來演唱片頭曲「原始少年リュウが行く」,這部作品的配樂以及片頭片尾曲都是大塩潤作曲,其實這是作曲家渡辺岳夫的另外一個名字,《巨人之星》、《キューティーハニー》,以及大家熟知的《機動戰士鋼彈》都出自他的筆下。



《原始少年リュウ》是水木先生初次嘗試演唱動畫歌曲,後來他也表示,如果那時候覺得很無趣的話,也許後來都不會再唱動畫主題曲了,事後證明,水木一郎先生顯然非常樂在其中,因為從《原始少年リュウ》開始,不過短短的四年,水木先生就唱了超過一百五十首曲子,其中包括動畫與特攝片的主題曲與插曲,而且銷路奇佳,平均每首都有十萬片的賣量,換句話說,四年就賣了六百萬片專輯,但是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我們所熟知,1972年由東映動畫製作,富士電視網播映的《マジンガーZ》(無敵鐵金剛)的主題曲。

マジンガーZ!



《マジンガーZ》本身是一部地位獨特到值得另外介紹,甚至可以專門寫一本書介紹的動畫作品;嚴格來說,《マジンガーZ》不是日本第一部機器人動畫,甚至也不是第一部「人類進入機器人操作」的動畫(第一部這樣的動畫是1972年的《アストロガンガー》,很巧的是,主題曲也是水木一郎先生主唱),但是《マジンガーZ》首創了幾種重要元素:首先,《マジンガーZ》裡面的機器人(主角這方),是純粹的機器,就像是汽車或飛機一樣,由人類在裡面操作的巨大人形機器,據說原作永井豪是在塞車的時候想到「如果汽車可以用腳跨越前方的車子」而從這個靈感出發而想到這個設定;第二,機器人的武器也是機器,是可以修理、改良,甚至增加的元件,而這點也融入故事本身成為情節的一部份;第三,從「機器需要維護」而導入補給以及後勤支援的概念,也就是《マジンガーZ》所在的「光子力研究所」所擔任的角色;另外像是除了主角機器人以外的輔助機器人等概念,這些創新的元素使得《マジンガーZ》成為日後巨大機器人動畫的始祖以及典範,而《マジンガーZ》主角機器人的設計也成為日後巨大機器人動畫的設計參考,包括上臂大腿與腰部採用白色,跟其他部位形成顏色對比的設計風格,到現在還有不少機器人動畫會採用。

在這些獨特風格的加持下,《マジンガーZ》當時在日本的收視率曾經超過百分之三十,在其他國家像是西班牙,甚至曾經到達百分之八十;而動畫本身播映兩年結束後,東映又製作了續集《グレートマジンガー》與《UFOロボ グレンダイザー》,後來合稱「マジンガーシリーズ」(鐵金剛系列三部曲),一共播映了四年,另外還有幾部電影版,當然日後還有多部重製和新創的動畫,這裡就略過不提了。

《マジンガーZ》與《グレートマジンガー》的音樂,包括主題曲在內,都是由音樂家渡辺宙明所創作,我們之前在本系列文章中提到過,渡邊先生1925年出生於名古屋,東京大學心理系畢業,在大學就學時拜作曲家團伊玖磨為師,念研究所時又拜諸井三郎為師,1956年開始為東寶集團旗下的電影配樂,1967年時,他從當時美國回來的爵士大師渡辺貞夫那裏學到了爵士樂的作曲理論,作曲和編曲的曲風受到很大的影響,這也隨後影響到了《マジンガーZ》。

《マジンガーZ》系列是渡邊先生第一次擔任動畫音樂與主題曲的創作,在動畫音樂的獨創性上,《マジンガーZ》具有相當獨特的地位;渡辺宙明先生一改先前電影配樂的曲風,同時也擺脫了當時傳統機器人動畫慣有的樂風,以輕快的爵士和拉丁曲風主導主題曲與配樂的走向,而這樣的曲風,遇上了從小聽爵士長大的水木一郎先生,正好是絕妙的搭配;1973年光是《マジンガーZ》的主題曲專輯銷售量達到七十萬片,也難怪水木先生會以這首歌做為自己的「名片」。

《マジンガーZ》的主題曲「マジンガーZ」由東文彦作詞,片尾曲「ぼくらのマジンガーZ」由小池一雄作詞,這兩位其實是同一個人,另外有個名字是小池一夫,是有名的小說以及劇本作者,《子連れ狼》(帶子狼)以及《クライングフリーマン》(哭泣自由人)都是他寫的作品;除了這兩首以外,還有多首插曲,其中包括了水木先生自己作的兩首歌「ミネルバXに捧げる歌」以及「二人になれば」,「ミネルバXに捧げる歌」是一首日本傳統演歌形式的曲子,而「二人になれば」則是西班牙曲風的前奏的歌謠曲。

菊池俊輔,バビル2世與超人バロム・1

從《マジンガーZ》之後,水木先生又接唱了多部經典機器人動畫的主題曲和插曲,不過他並不是只唱機器人動畫歌曲,例如1973年,改編自橫山光輝原作的《バビル2世》(巴比倫二世)主題曲就是由水木先生主唱;這部作品的配樂與主題曲由菊池俊輔作曲。



以昭和時期的日本動畫與特攝主題曲來說,菊池俊輔與之前提到的渡辺宙明可以說是幾乎不相上下,菊池俊輔1931年出生,私立日本大學音樂系畢業,1961年開始為電影與電視劇配樂,兩部著名的時代劇《遠山の金さん》(遠山金四郎)和《暴れん坊将軍》(暴坊將軍)都是由他擔任配樂;除了電影和時代劇以外,菊池俊輔還替多部特攝片配樂,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仮面ライダー》(假面騎士系列),從1971年的元祖《仮面ライダー》開始,到1984年的《10号誕生!仮面ライダー全員集合!!》,超過十年的假面騎士系列配樂與主題曲都是由菊池先生作曲。
除了假面騎士系列以外,菊池先生也替不少其他特攝片配樂,包括1972年播映,水木先生第一次主唱特攝主題曲的《超人バロム・1》,附帶一提,以現在的角度來看,這是一部很「腐」的作品,兩位男主角必須以他們的友情能源合體,才能變身成超人バロム・1。



《超人バロム・1》的主題曲「ぼくらのバロム・1」和片尾曲「友情のバロム・クロス」都是由「八手三郎」作詞,有沒有覺得這個名字常常出現?其實這是東映電視製作部門的集體筆名,跟「矢立肇」(日昇動畫製作部)、「東堂 いづみ」(東映動畫部門)、「葉村彰子」(TBS時代劇)一樣,有些掛名「八手三郎」的作品還找得到原作者,不過可惜的是這兩首歌不知道真正的作詞者是誰。

提到特攝,其實稱水木一郎先生是「動畫歌帝王」時,這個「動畫」是應該要把特攝片算進來的,日本的特攝片有幾個主要的系列,分別是仮面ライダーシリーズ(假面騎士)系列,メタルヒーローシリーズ(金屬英雄系列),以及スーパー戦隊シリーズ(超級戰隊系列)和ウルトラシリーズ(超人力霸王系列);前面提到的《超人バロム・1》並不在這些系列中,但是過了沒多久,水木先生就唱了假面騎士系列的多首插曲和主題曲,包括1973年《仮面ライダーV3》的初代片尾曲「少年仮面ライダー隊の歌」,1974年《仮面ライダーX》的片頭曲「セタップ! 仮面ライダーX」與片尾曲「おれはXカイゾーグ」,以及1975年《仮面ライダーストロンガー》的片頭與片尾曲;戰隊系列方面則是在1981年播映的《太陽戦隊サンバルカン》中主唱五首插曲;另外,1978年有一部《恐竜戦隊コセイドン》的主題曲是水木先生主唱,雖然有「戰隊」這名字,但是《恐竜戦隊コセイドン》並不是東映的戰隊系列,而是圓谷的円谷恐竜三部作(恐龍系列三部曲)之一,台灣曾經播過一部《恐龍救生隊》就是這三部曲中的《恐竜探険隊ボーンフリー》。



聲優,水木一郎?


跟後來「兼職當專業聲優」的「動畫歌女王」堀江美都子不同,水木先生很少擔任動畫的聲優,七零年代只有兩部:1979年的《コラルの探検》(Les Aventures de Colargol),這部不是日本動畫,而是一部法國和波蘭合作製作的人形動畫,日本引進播映時,找了四個動畫歌手來配裡面四個主角,分別是大杉久美子(《小叮噹》主題曲的主唱)、ささきいさお(佐佐木功,《科学忍者隊ガッチャマン》主唱)以及水木一郎先生和堀江美都子小姐;除了這部以外,還有一部也是1979年播映的《宇宙空母ブルーノア》,水木先生在裡面擔任航空隊長飛鷹翔的配音,台灣有播過這部動畫,翻譯名稱應該是《宇宙空母藍天號》,其實這部動畫可以被當成是「沒有松本零士,在地球上開打的宇宙戰艦大和號」,有趣的是,雖然水木先生在這部動畫擔任聲優,但是卻沒有主唱這部動畫的主題曲;這部動畫的製作團隊很意外地沒有找專門的動畫歌手,而是找了當時的一個偶像歌手川﨑麻世來主唱片頭與片尾曲,雖然這個模式後來很常見,不過在當時算是創舉。


八零年代:小林亜星、百獣王ゴライオン


記得我們在介紹「動畫歌女王」堀江美都子的時候有提到過,進入八零年代後,由於機器人動畫的風格起了很大的改變,從1979年的「機動戰士鋼彈」開始,巨大機器人動畫逐漸凋零,取而代之的是真實系的機器人動畫;而在動畫主題曲的走向上,也逐漸由原先專業的動畫歌手主唱,改為找一般流行歌的偶像歌手或樂團來擔任主唱,所以到了八零年代,水木先生主唱的巨大機器人動畫主題曲就比較少了,唯一的一部是1981年東映製作的《百獣王ゴライオン》,這部動畫在台灣有播出過,不過因為買的是東映賣給美國公司的版本,所以其實是跟另外一部《機甲艦隊ダイラガーXV》合併的奇怪版本;日本版《百獣王ゴライオン》的主題曲,包括片頭曲「斗え! ゴライオン」與片尾曲「五人でひとつ」都是由小林亜星作曲。



小林亜星是另外一位值得介紹的老牌日本動畫作曲家,1932年出生,入學時是應慶義塾大學醫學院,後來轉到經濟系並且畢業,是古典作曲家服部正的學生;1972年的《科学忍者隊ガッチャマン》(也就是台灣觀眾熟知的《科學小飛俠》)就是他的作品、另外還有1966年的《魔法使いサリー》,之前介紹堀江美都子小姐提到的《花の子ルンルン》(台灣播映的《花仙子》)也是由他作曲。

其實《百獣王ゴライオン》並不是水木先生第一次與小林亜星合作,早在1976年,龍之子的機器人動畫《ゴワッパー5 ゴーダム》(台灣也有播出過,好像叫做《鋼鐵小英雄》)主題曲「行くぞ! ゴーダム」和片尾曲「ゴワッパー5の歌」就是由小林亞星作曲,水木先生主唱;另外同樣是1976年,東映的《長浜浪漫機器人動畫系列》(長浜ロマンロボシリーズ)第一作《超電磁ロボ コン・バトラーV》主題曲也是;對了,這兩首歌的作詞者也是那來源不明的「八手三郎」。



《百獣王ゴライオン》之後,水木先生就比較少主唱電視播映機器人動畫的主題曲,倒是接了一些「非機器人動畫」主題曲,像是1982年的兒童向作品《ゲームセンターあらし》(《電子神童》),1985年改編自藤子不二雄A漫畫的《プロゴルファー猿》,以及1989年的《かりあげクン》(《西瓜皮先生》);唯一一個例外就是1987年的OVA《破邪大星ダンガイオー》,水木先生除了與堀江小姐合唱主題曲「CROSS FIGHT!」以外,還在裡面客串聲優,配一個小角色ヨルド。

比較起來,水木先生在特攝片裡面客串演出還比動畫多一點,像第一次擔任主唱的特攝片《超人バロム・1》,水木先生就在裡面客串演出了兩集。另外1986年東映的《時空戦士スピルバン》,水木先生不但主唱主題曲和多首插曲,還在裡面扮演「ベン博士」,而且不是只來一集的客串,是固定演出班底;1999年有一部半搞笑的,以聲優當特攝片主角的《ボイスラッガー》裡面,水木先生扮演ボイスラッガーゴールド。



如果說到有甚麼缺憾的話,幾乎沒有涉足女性向動畫的主題曲,可能是「動畫歌皇帝」水木先生唯一的缺憾,早期的日本動畫多半習慣使用男性歌手來唱男性向的動畫主題曲,而女性向的動畫則是找女性歌手;可是到了八零年代中開始,因為tie-up模式的興起,動畫製作團隊開始傾向找流行音樂團體或是偶像歌手來主唱動畫主題曲,雖然還是有一些「老派」的機器人動畫,但是電視頻道上的機器人動畫,已經不復見七零年代那樣的盛況了。

另一方面,從九零年代以後,人們又漸漸懷念起過去七零年代的動畫,例如1994年,龍之子根據之前的《科学忍者隊ガッチャマン》重新製作了3集OVA《GATCHAMAN》,聲優陣容除了總裁X還是當年的田中信夫以外全部換新,主題曲雖然沿用原來小林亜星的「ガッチャマンの歌」曲調,但是重新編曲,以硬式搖滾(hard rock)的形式重新翻唱,而翻唱的歌手就是水木一郎先生。

而隨著電玩遊戲等新媒體的興起,過去這些動畫主題曲也以另外一種形式重生,尤其是巨大機器人動畫;1991年,一家名為バンプレスト的公司克服萬難,取得了很多機器人動畫的重製權,創造出第一個讓過去各大機器人動畫一起共演的遊戲《スーパーロボット大戦》,掀起新的復古風潮,而且隨後又不斷地在各種遊戲主機上推出新的超級機器人大戰遊戲,並加進更多機器人與主角,如今《スーパーロボット大戦》已經成為一系列的遊戲,而作為這些機器人動畫主題曲原唱之一的水木先生,除了是超級機器人大戰的重度粉絲跟玩家外,在這個遊戲系列中也貢獻出相當大的心力,還擔任廣告旁白。



除電玩以外,水木先生也不斷地以各種不同的形式翻唱過去他主唱或是其他有名動畫的主題曲,為了推廣「純粹的動畫歌曲」,更在2000年時與影山ヒロノブ、遠藤正明等歌手組成JAM project,雖然後來因為時程因素而退出,但是還是不斷地以各種形式為日本動畫歌曲而努力;為了提攜後進,水木先生也成立了「水木一郎ヴォーカルスクール」,有多位門生已經在主唱動畫和特攝主題曲。

剛剛談到特攝時似乎忘了圓谷赫赫有名的ウルトラシリーズ(超人力霸王系列,拜託,請不要叫鹹蛋超人),本來水木先生沒有唱過這個系列的主題曲,不過就在2016年,圓谷製作了新的《ウルトラマンオーブ》(超人力霸王歐布,2017年十月開始台灣播映),主題曲「オーブの祈り」首度找水木先生與一直演唱ウルトラマン系列主題曲的兩人團體voyager(ボイジャー)搭檔合唱,非常動聽;之後圓谷在2017年一月推出的《ウルトラマンゼロ THE CHRONICLE》的主題曲「GO AHEAD〜すすめ!ウルトラマンゼロ〜」也由水木先生和voyager合唱,不過這首算是重新編曲、填詞翻唱,原曲是電影版《ウルトラマンゼロ THE MOVIE 超決戦!ベリアル銀河帝国》的主題曲「すすめ!ウルトラマンゼロ」,筆者個人的感覺是:水木先生翻唱的版本,比原曲熱血很多很多倍。




雖然台灣中生代對這些巨大機器人動畫都有印象,但是很可惜的是,因為種種政治和文化上的原因,無法經由動畫欣賞到水木先生當年的精湛歌藝,而過去水木先生也一直沒有機會來台灣,幸運的是,2017年一月終於與「動畫歌女王」堀江美都子一起舉辦了在台灣第一次演唱會;台灣的動畫歌迷們,也終於可以透過這位「動畫歌帝王」,見證過去五十年來日本動畫的變遷,也見證「職人精神」在日本動畫中的呈現。

2017年10月4日 星期三

動畫銀河的黃金天后:堀江美都子

動畫主題曲的黃金時代

記得我們曾經不只一次動畫音樂廳專欄中提到過,對於大部份的日本動畫來說,片頭與片尾動畫是相當重要的部分,從早期只是擷取部分動畫片段配上主題曲作為片頭,到為了主題曲專門繪製的動畫片頭;而以人聲歌唱為主的片頭片尾曲模式,到現在雖然依然還是主流,但是從早期以兒童合唱團為主的片頭曲演唱,到以流行樂手的樂曲直接作為片頭片尾的tie-up模式,以及以擔任主角的聲優演唱片頭片尾曲等模式,這樣的主流也一直在演變中。

而在這五十年的動畫片頭片尾曲演變中,出現了幾位專業的動畫音樂歌手,所謂「專業」,意味著他們絕大部分演唱的都是專屬的動畫主題曲,而他們對專業的執著,精湛的演唱技巧,也帶動了整個動畫產業對歌曲的重視,他們所演唱的動畫歌曲,讓這些動畫成為經典,影響的時間遠遠超越了動畫本身的播放時間,而在這些歌手中,有一位被稱為「動畫歌女王」,她就是堀江美都子小姐。

堀江小姐1957年出生於神奈川県大和市,1966年歌唱節目《日清ちびっこのどじまん》入選,進入電視台所屬的合唱團,12歲時,以1969年龍之子動畫《紅三四郎》第二期主題曲出道,附帶一提,這首主題曲《紅三四郎》的作曲者是和田香苗,除了是早期的動畫歌曲作曲者外,也收了不少學生,其中一位最有名就是人稱「動畫歌帝王」的水木一郎,我們下次會介紹他。

成名曲:キャンディ♥キャンディ 

除了少數單曲專輯外,堀江小姐絕大部分演唱的都是動畫歌曲以及特攝主題曲,以音質來說,堀江小姐的嗓音可以說是得天獨厚,無與倫比,兼具清亮的高音以及雄厚的中低音,剛出道時,堀江小姐主要是演唱節奏比較慢,或是女性向動畫的主題曲;例如1970年《魔法のマコちゃん》(《魔法人魚真子》)的片頭曲 「魔法のマコちゃん」以及片尾曲「ボクはマコについてゆく」,這部動畫是東映魔法少女系列的第三作;以及像是1973年播映,由富士電視製作的《山ねずみロッキーチャック》(台灣有播映過,好像叫做小山鼠洛基),這部動畫的主題曲演唱還是早期兒童合唱團的形式,主唱是堀江小姐,還有三個兒童合唱團團員作為伴唱。



但是讓堀江小姐真正嶄露頭角的,是1976播映,改編自講談社少女漫畫雜誌「なかよし」連載的 《キャンディ♥キャンディ 》,這部作品特別值得一提,除了漫畫本身單行本累計發行量達1200萬冊。其中第7集成為首部初版印量達百萬冊的漫畫之外,動畫本身也創下高收視率;另外由於原作水木幸子與作畫的いがらしゆみこ(五十嵐優美子)在1995年爆出版權爭議,使這部動畫在多年後又引起話題。



撇開作品的種種爭議,《キャンディ♥キャンディ 》動畫的主題曲本身就是足以留名動畫音樂史的經典作品;這部《キャンディ♥キャンディ 》以及剛剛提到的《魔法のマコちゃん》主題曲與配樂都是渡辺岳夫所作;我們以前在這個專欄有提過這位音樂家,1968年的《巨人之星》以及1979年的《機動戰士鋼彈》配樂及主題曲都是出自他的筆下,他是作曲家渡辺浦人的長子,武藏大學經濟系畢業,23歲時到法國巴黎Schola Cantorum音樂學校留學,除了動畫配樂以外,也作過多部電視劇以及特攝片配樂,可惜在1989年就過世,享年56歲。

《キャンディ♥キャンディ 》的片頭曲「キャンディ♥キャンディ」與片尾曲「あしたがすき」的作詞者是名木田恵子,其實這是《キャンディ♥キャンディ 》原作者水木幸子的另外一個筆名;片頭曲以少見的大鍵琴彈奏作為開頭,呈現出巴洛克式的曲風,而堀江小姐的歌藝更是讓曲子本身成為70年代動畫歌的代表作;根據堀江小姐本身的回憶,當年要進錄音室錄製這首歌前,作曲家,也就是剛提到的渡辺岳夫先生蹦蹦跳跳地走進來跟她說:「Miichi(堀江小姐的小名),今天這首會賣一百萬片喔!」(「ミッチー、今日はこれ100万枚売るよ」),果不其然,《キャンディ♥キャンディ 》唱片大賣特賣,那時候動畫主題曲還是被歸類為「童謠」,Oricon公信榜還沒有這個分類,但是隔年(1977)和下一年(1978)年的Oricon公信榜電視童謠類排名仍然高居第一名,估計大概賣了120萬片左右,可以想見當時的轟動。

雖然《キャンディ♥キャンディ 》主題曲有如此高的知名度,而且東映動画後來還把《キャンディ♥キャンディ 》版權賣到多個國家,其中也包括我們台灣在內,台灣播映時的名稱是《小甜甜》,相信一定歲數以上的都知道;但是很可惜的,台灣的觀眾並沒有機會聽到這首曲子,因為當時的政策,所有日語部分都被換上中文歌曲以及中文配音,香港播映時使用了渡辺岳夫的原曲另外填詞,而台灣這裡的片頭曲「小甜甜」由孫儀作詞,周金田作曲,新和兒童樂隊合唱團演唱,完全消滅原作曲的痕跡;其實這不是台灣才有,《キャンディ♥キャンディ 》七零年代在歐洲播放時,大部分法國人都相信那是法國動畫。

首開風潮:巨大機器人動畫


跟現在不同,七零年代動畫主題曲的慣例通常是由女性歌手演唱女性向動畫主題曲,而像是巨大機械人動畫這類「男性向」動畫,則多是由男性歌手演唱,但是因為堀江小姐兼具清亮高音與雄壯低音的獨特音質,呈現出一種特別的陽剛感,所以1977年長浜忠夫的《長浜浪漫機器人動畫系列》(長浜ロマンロボシリーズ)第二作《超電磁マシーン ボルテスV》 片頭曲 「ボルテスVの歌」就特別由堀江小姐主唱,這也是日本動畫史上首度由女性歌手演唱巨大機器人動畫主題曲;這首曲子跟配樂由小林亞星作曲,這位作曲家也是大名鼎鼎,科學小飛俠就是他擔任配樂和主題曲。



唱過《超電磁マシーン ボルテスV》之後,堀江小姐似乎就跟以往男性歌手專屬的巨大機器人動畫結下了不解之緣;1978年的《宇宙魔神ダイケンゴ》,不但主題曲「宇宙魔神ダイケンゴーの歌」是由堀江小姐演唱,這次更特別的是她還兼任女主角聲優,其實這時候的堀江小姐根本沒有受過正式的聲優訓練,當時製作單位的打算跟後來的《超時空要塞Macross》很像,都是打算讓唱主題曲的歌手兼任女主角配音,當作偶像明星來操作,但是這時候的堀江小姐覺得「以歌手的身分來配音並不是很好,在團隊合作上也不太恰當」,所以反而是非常努力的以職業聲優的態度來面對,而且顯然還很能適應;剛開始還只是幾部堀江小姐主唱的動畫會找她配音,但是到後來,連沒有找堀江小姐唱主題曲的動畫,都會找上她擔任配音,例如1986年的《愛少女ポリアンナ物語》(《小安娜》),等於根本當作職業聲優看待,附帶一提,作為聲優,她現在是青二プロダクション所屬。



雖然唱了巨大機器人主題曲還兼任聲優,但是堀江小姐並沒有放下女性向動畫主題曲這個領域,1979 年的《花の子ルンルン》(《花仙子》) 以及1980年的《魔法少女ララベル》片頭以及片尾曲也是由她主唱,《魔法少女ララベル》還順便找她擔任主角配音。



進入八零年代後,堀江小姐已經是全方位的動畫歌手(以及聲優),這時候已經不只是魔法少女還是世界名作劇場,很多其他類型的動畫都會考慮找這位動畫歌女王以壯聲勢,像是1986年的超級Jump系動漫畫大作《聖闘士星矢》,裡面有三首插曲由堀江小姐演唱,分別是 「ビューティフル・チャイルド-BEAUTIFUL CHILD-」(第16話)、「ファイナル・ソルジャー-FINAL SOLDIER-」(第20話)、「女神(アテナ)の子守歌〜Lullaby〜」(第30話),另外,不意外的,在《聖闘士星矢》北歐篇中,北極星希爾達也是由堀江小姐配音。

機器人動畫王道復古:破邪大星ダンガイオー


剛剛在提八零年代時好像漏了巨大機器人動畫?其實這裡有另外一段故事,自從1979年《機動戰士鋼彈》之後,日本的機器人動畫掀起一陣革命,主流從以往目標是兒童,善惡分明的巨大機器人,轉成更為重視科技設定與人性對抗的真實系機器人,原先的巨大機器人動畫數量也就變少了,堀江小姐在唱完1979年《未来ロボ ダルタニアス》主題曲後,下次再接的巨大機器人動畫,已經不再是當年那種巨大機器人動畫了。

雖然巨大機器人在八零年代初期成為「非主流」,但是當年的製作班底還是忘不了這些老戰友,到了八零年代末,這些當年的班底決定「王道復古」,製作一部全新的巨大機器人動畫,這部就是1987年的《破邪大星彈劾凰》(破邪大星ダンガイオー),以當時新的銷售形式OVA發售,一共3集。




雖然說「復古」,但是《破邪大星ダンガイオー》無論設定還是畫工都是八零年代末的最高水準,原作、導演兼人物設定是我們之前提過的美形大師平野俊弘;機械設定出動了《超時空要塞Macross》巨匠河森正治,肌肉派機器人大師大張正己等人;而在主題曲方面,為了向當年的巨大機器人致敬,主題曲 「CROSS FIGHT!」理所當然的由當年的巨大機器人動畫音樂大師渡辺宙明作曲,由「動畫歌帝王」水木一郎和堀江小姐合唱,這首主題曲以傳統巨大機器人慣用的雄壯銅管樂作為前奏,但是中後段用上弦樂作加強,配上主唱水木與堀江完美無缺的合音,使得這首歌成為巨大機器人主題曲王道復古的經典。

秉持日本動畫片頭片尾的慣例,《破邪大星ダンガイオー》的片尾曲「心のオネスティー」偏向比較陰柔而慢節奏,由堀江小姐獨唱;這首片尾曲以日式歌謠曲風加上西式節奏,同樣中後段加上弦樂,以襯托出堀江小姐後段高亢優美的嗓音。

特攝、太鼓、美少女戰士


除了動畫主題曲以外,堀江小姐也唱過不少著名的特攝主題曲,例如1975年的《仮面ライダーストロンガー》(《假面騎士強人》)片尾曲「きょうもたたかうストロンガー」,由堀江小姐與水木 一郎和子門真人分別合唱兩個版本,這也是假面騎士系列第一次採用男女合唱的主題曲。



在2001年時,Namco推出了一款以打鼓配合音樂的電玩機台「太鼓的達人」,其中原創曲「響け!太鼓の達人」,由動畫歌三巨頭:水木一郎、影山ヒロノブ以及堀江小姐合唱,這也是堀江小姐唱過的少數遊戲原創歌曲;另外在《スーパーロボット大戦α》以及α外伝中,堀江小姐演唱的主題曲「鋼鉄のコクピット」,更是讓許多過去老機器人動畫迷在這部遊戲中再度熱血沸騰起來。



九零年代後,堀江小姐主唱的動畫作品比較少,但是還是有維持一定的數量,歌唱的水準也絲毫不見衰退;2016年的《美少女戦士セーラームーンCrystal》(第3期)片頭曲「ニュームーンに恋して」也是由崛江小姐演唱,值得一提的是,在動畫播映時,一共有三組歌手演唱同樣這首主題曲,首先是原編曲やくしまるえつこ,接著是堀江小姐,然後是ももいろクローバーZ,可以比較出三組不同世代歌手唱腔的不同;附帶一提,這不是堀江小姐第一次唱《美少女戰士》系列的動畫歌曲,其實早在1996年的《美少女戦士セーラームーンセーラースターズ》中,堀江小姐就曾經唱過插曲「ゴールデンクイーン・ギャラクシア」(Golden Queen Galaxia),算算正好相隔十年;另外,在2014年的美少女戰士紀念音樂會《美少女戦士セーラームーン THE 20TH ANNIVERSARY MEMORIAL TRIBUTE》中,堀江小姐也翻唱了當年由花沢加絵演唱的片頭曲「セーラースターソング」,以聲線來說,這幾十年幾乎沒有改變,只是歌唱技巧更見成熟。





身為一位專業動畫歌手,從日本動畫音樂的草創初期到現今,堀江小姐以自身的成就,見證了日本動畫音樂的歷史,被稱為「日本動畫歌女王」一點都不為過。

2017年9月16日 星期六

簡介RISC與CISC

前言

這是一篇為了非科班但是對RISC與對應的CISC這兩個縮寫及相關知識有興趣的同好所寫的入門文章,嚴格來說,這個領域其實是「計算機結構」的一部份,如果想要真正的完全了解,請研讀或參閱正規的教科書和課程。

電腦基本結構

開宗明義,RISC是 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的縮寫 ,翻譯為「精簡指令集電腦」,CISC則是相對的縮寫(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複雜」指令集電腦),所以要完整的解釋這兩個縮寫,必須先解釋兩件事:首先,什麼是電腦?第二、什麼是電腦的「指令集」,最後才能解釋什麼是「擁有精簡/複雜指令集的電腦」。

以最簡單的方式來說,電腦是一種「可以記憶並處理(或者說運算)資訊的機器」;很多人都用過算盤或是那種只有數字和加減乘除的掌上型計算機,當需要計算很多數字,例如把幾十個數字各自照公式計算然後平均等等,會怎麼做呢?首先,你要有張紙,上面記錄要計算的數字,以及計算的公式,你看一眼公式,把數字打進計算機或算盤,根據公式計算,然後把計算結果寫回那張紙,完成工作;恭喜你,你做的事情就是現代電腦所做的事情。

在電腦出現前,也有很多同樣具備記憶和處理資訊能力的機器,例如算盤,但是電腦與之前這些「計算機器」最大的不同,在於電腦可以將「指揮電腦如何運算」當作是一種可以儲存及修改的資訊,換句話說,就是那張「紙」,以及從「紙上讀取公式和資料」的能力,讓電腦有了超越以往計算機器的能力。

在電腦中,那張上面寫了計算公式和數字的紙,稱為「記憶體」,無論是公式還是數字,都在這張紙上,而計算的結果最後也是寫回這張紙,但是記憶體跟真正的紙有點不太一樣,你可以把記憶體想像成一個黑盒子,裡面分成很多格,但是你一次只能讀或寫其中的一格,所以你需要給這個黑盒子一串數字,告訴它你現在要讀寫哪一格,這串數字稱為記憶體的「位址」(address)。
(當然,記憶體不是只有這種形式,不過這是最簡單以及最常用的一種機制)

至於從記憶體讀取公式和數字並加以計算的部份,古早以前,這部分分為控制和運算兩種單元,控制單元從記憶體中讀取公式和數字,然後送給運算單元產生結果,並將結果寫回記憶體,因為這兩個單元關係很密切,通常我們把這兩者合稱為「中央處理器」,也就是大家熟知的「CPU」,當然,這是很古老的說法,現在看到的「CPU」已經加了很多其他元件進去,但是基本上這兩個元件還在。


既然叫「電」腦,可想而知,你在計算數字時所做的:用眼睛看紙張上的符號、用手拿筆在紙上紀錄,這些動作,或是說「資訊的傳遞」,在電腦中都是用電來完成(至少目前是如此),正確的說法是藉由在電線上傳遞不同高低電壓的訊號(或是用電磁波,但是無論如何,原理是一樣的),電腦中不同的單元會互相傳送電磁訊號,所以以下所謂的「讀取」、「寫入」等等動作,其實就是藉由電磁訊號進行的資訊傳遞。

指令、指令集

電腦的基本運作方式如下:首先,CPU會先讀取記憶體的某格,得到一種「指揮電腦如何運算」的資訊,接著根據這個資訊,再從記憶體讀取要被處理的資料,並加以運算,運算後的結果再寫回記憶體,接著再讀取下一個指揮運算的資訊;這種「指揮電腦如何運算」的資訊稱為「指令」(Instruction),;一台電腦裡用來指揮運算的一連串指令和資料的組合,我們稱為「程式」所以我們現在的電腦有另外一個很拗口的名字,叫「內儲程式計算機」。
(另外,因為一些美麗的歷史錯誤,這個架構有時候會被冠上偉大的數學家John von Neumann的名字,被稱為von Neumann Architecture,有興趣的可以參閱維基百科相關介紹)

指令本身由特定的規則組成,而一台電腦所能接受的所有指令規則組合,我們稱為「指令集」(Instruction Set),指令集可以被視為是電腦所能了解的「語法」,要指揮一台電腦進行運算,程式的指令必須符合這台電腦的指令集規則,才能在這台電腦正確的執行;

不同廠商所設計的電腦系統,可能會有不同的指令集,而一種程式如果是以某種指令集語法所構成的話,通常也無法直接在另外一種指令集的電腦系統下執行;另外,即使是同一個廠商的電腦系統,新的系統有可能會在原有的指令集中加入新的指令格式與規則,所以為了新系統所寫的程式不見得可以在舊的系統下順利執行,如果系統可以執行舊系統的程式,我們稱這兩個指令集是「相容」的,以我們目前個人電腦的x86指令集為例,這個指令集雖然是Intel發展的,但是因為早期的一些商業協議(以及背後殘酷的專利與法律交鋒),AMD公司也可以製造有相容指令集的微處理器。


RISC之前

在電腦的發展初期,由於硬體能力的限制,指令集通常不太複雜,其實也沒有辦法太複雜,另一方面,當時高階語言和編譯器也還不成熟,所以多半還是以機器語言和組合語言為主,很快的,程式設計師發現這些指令不太夠用,不夠用並不是寫不出程式,而是有些比較複雜的程式,要用一大堆指令才能寫出來,但是在那個記憶體寸土寸金的年代,程式本身的大小當然越小越好,所以為了能做更多事情,電腦的結構和指令集有了一些改變。

首先,每個指令都要讀取和寫入記憶體這點其實很麻煩,剛剛上面提過,讀寫記憶體分成兩個步驟:先送出位址,再讀寫資料,一個典型的運算,例如 A = B + C ,需要讀取兩筆資料,寫入一筆,要做三次記憶體存取,指令本身就要容納三個位址,所以後來想出了一個方法:在CPU裡面另外增加一塊特別的記憶體,除了原先的指令以外,增加一些新的指令,可以指定運算的結果直接寫進這塊記憶體,也可以直接使用這塊記憶體的資料當作輸入,因為只有一個或兩個,所以不需要很長的位址就可以指定,指令本身長度就可以變短,換句話說如果多使用這些指令,程式就會比較小;這種特別的記憶體稱為「累加器」(accumulator),後來數量變多,也不限制只能存放運算後的結果,演變成一種存放「暫時放在CPU裡面的資料」的記憶體,稱為暫存器(registers)。

另外一方面,隨著越來越複雜的應用,指令集本身也變得越來越複雜,但是複雜的指令集表示要用複雜的電路來完成,對當時的電子工藝來說非常困難,所幸這個時候「微碼」(Microcode或是Microprogram)誕生,微碼是位於CPU內部的小程式,每個指令被讀進CPU後,指令的不同部分進一步被分解成對應的一系列微程式,再由CPU真正的電路一步步地完成,微碼的出現,一方面降低CPU電路設計的複雜度,另一方面也容許指令集提供更多複雜的指令給程式設計師,所以到了七零年代,大部分的電腦系統都採用了微碼設計,指令集也就越來越複雜。

為了解釋這些電腦的指令有多「複雜」,我們以DEC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迪吉多電腦公司)的VAX的指令集作為例子,VAX是DEC在七零年代中後期(精確的說,是1977年),以PDP-11為基礎發展出的小型32位元電腦系統,是當年很暢銷的電腦主機之一。

VAX的指令集非常的「正交」(orthogonal),這是個專有名詞,意思是指令格式中的不同部分,特別是指定運算資料來源的「運算元」部分非常的「各自獨立」;以VAX的算術運算為例,基本上有兩類,一類是兩個運算元,一類是三個運算元,例如加法:

A = A + B,這樣是兩個運算元(A、B);
C = A + B,就是三個運算元(A、B、C)
(這是用高階語言的表示法,真正的樣子是一串0與1的數字格式和代碼,這裡不多做解釋)

VAX的指令中,這些運算元A、B、C可以分別是暫存器或是用暫存器定址的記憶體,而且定址還不只一種模式,事實上光是以暫存器為基礎的記憶體定址模式就有十多種,而且一個指令中不同運算元的定址模式是各自獨立的,換句話說程式設計師可以任意、分別指定這些運算元在暫存器或是記憶體的某個位址,這對於寫組合語言來說很方便,但是硬體上可就麻煩透頂,首先,因為不知道指令有幾個運算元,前面的OPcode要先解碼完,才能接著把指令剩下的部分抓進去;接著,這些運算元要分別去解碼判定運算元定址方式,如果很不幸的都是記憶體,還要個別做記憶體位址的計算、轉換和存取,這些複雜的工作當然不可能直接用硬體一次搞定,所以需要用指令轉換成一連串內部的微程式,代價就是指令執行時間變長,而且不是只有那些長指令,即使是只使用暫存器的短指令,也因為微程式的關係導致變慢。

在指令集複雜化的同時,電子工藝和程式設計方式也有了改變;1960年代積體電路(IC)開始取代之前的電晶體,成為電腦的主要元件;七零到八零年代,IC演變為大型積體電路(VLSI),原先需要好幾片電路板的元件,現在可以用幾塊甚至單一一塊晶片就可以完成;而程式設計也從之前以組合語言為主,變成以編譯程式編譯的高階語言為主。

RISC的出現

1980年,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David Patterson教授發表了著名的論文:"The case for 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在這篇論文中,Patterson和他的學生們分析了當時幾種主流電腦,包括上述的VAX、IBM  system/360等系統的指令集,以及幾種標準測試程式在這些電腦系統上編譯後的機械碼之後,歸納出以下的結論:
  • 大部分的高階語言程式所編譯出來的機械碼中,只會用到指令集中少部分,而且是比較簡單的指令。
  • 微碼和指令集的複雜化導致的不合理設計;舉例來說,VAX有個叫 INDEX的指令,用來計算陣列位址,同時檢查位址是不是超過陣列的邊界範圍,這個指令可以用幾個其他簡單指令做到,而且還比較快。
  • 電腦系統積體電路化的結果,會讓CPU內部速度與外部記憶體存取的速度差異越來越大。
根據這些結果,他們提出一個新的指令集設計概念,主張:

  • 指令集的設計應該盡可能的精簡,只有最常用、功能最單純的指令會被放入指令集,而且因應高階語言的普及,應該以能夠配合高階語言編譯器為主。
  • 盡可能不使用微碼以降低設計複雜度與提高執行速度。
  • 配置大量暫存器以降低對外部記憶體的存取頻率,同時只使用特定的指令存取外部記憶體,其他一般運算指令都使用暫存器作為運算元。
  • 所有的指令(除了記憶體存取相關的以外)盡量在一個機器週期(machine cycle)內完成。
他們把這樣的指令集設計的電腦系統稱為「精簡指令集電腦」,也就是 RISC,而之前這些電腦系統則稱為「複雜指令集電腦」(CISC);根據RISC概念,他們提出了一套指令集,就是所謂的Berkeley RISC,並在次年(1981年)時實作出第一顆RISC微處理器:RISC I。

RISC I


RISC I是顆32位元的處理器,指令長度也固定為32位元,只有31個指令,包括基本的加減法、移位和邏輯運算,沒有乘法指令(因為以當時的製程來說,乘法的運算電路太大太慢,而且乘法基本上可以用移位和加法指令取代);外部記憶體存取只限於load/store這兩種指令;這顆處理器有44420個電晶體,以5um NMOS製程製造,整顆晶片裡指令解碼和運算電路只佔了晶片面積的6%,其他都是暫存器(SRAM),RISC I一共有78個32位元暫存器,分為六組,這就是所謂的「暫存器框格」(Register Window)設計,這個機制比較有意思,它的原意是希望降低呼叫副程式時的暫存器和記憶體間的資料傳輸,但是這個機制本身其實也有點麻煩,所以只有幾家少數的RISC用過(RISC I、SUN SPARC以及Intel的i960),大部分其他RISC,像等一下會提到的MIPS就沒有。

雖然David Patterson他們創造了RISC這個縮寫,但是類似的概念其實很早就出現過;早在1965年,控制資料公司(Control Data Corp., CDC)的旗艦級大型電腦主機CDC6600也採用了類似的指令集設計概念;而1975年,由John Cocke領導設計的實驗性迷你電腦主機:IBM 801也是如此,但是都算是當時的「非主流」設計,並沒有獲得廣泛的重視;IBM 801的基本設計後來成為IBM  RS/6000以及著名的IBM POWER架構、Apple後來在Power Mac所使用的PowerPC RISC微處理器,以及SONY PS3所使用的cell處理器的基礎。

(不過CDC6600和IBM 801都不是RISC「微處理器」VAX雖然是CISC,但是也不是CISC「微處理器」,一開始我們有提到電腦的主要元件「CPU」,在一般人的印象裡,CPU就等於「微處理器」,是一塊晶片,但是在電腦發展的早期,CPU其實是好幾櫃子的電路板和真空管或是電晶體,加上密密麻麻的電線,後來技術進步後可以縮減到一片電路板以及上面的許多顆IC,CDC6600大約就是那時候的電腦,要到1971年,才由我們熟知的Intel公司,把一顆簡單的4 bit CPU所需要的全部元件放進一片有2300顆電晶體的晶片裡,做出第一顆「微處理器」4004,但是那時候微處理器的功能和速度還遠不是大型電腦主機的對手)

CDC 6600


在RISC I提出的同時,史丹福大學的John L. Hennessy教授提出了另外一套概念類似的指令集,稱為MIPS(其實這是個很拗口的縮寫:Microprocessor without Interlocked Pipeline Stages,無互鎖階段管線的微處理器),1984年開設了MIPS公司並量產R2000微處理器,MIPS的微處理器在一些高階繪圖工作站以及嵌入式系統被使用;後來這兩位「RISC教授」更合寫了兩本有名的計算機結構與組織教科書:Computer Architecture: A Quantitative Approach以及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Design: the Hardware/Software Interface。這兩本現在是很多大學資訊科系計算機結構相關課程的經典教科書。

到了1986年以後,幾乎所有當時的電腦系統廠商都推出過基於RISC概念的微處理器,有些廠商甚至直接放棄了自己原有的CISC系統;到了九零年代以後,即使是像Intel x86這樣的老牌CISC微處理器,在內部的設計上也或多或少的受到RISC設計概念的影響,如果有興趣,可以參閱本文作者所寫的這篇「淺談古代CPU:CISC廠的RISC(1)」

附帶一提,1983年,有家叫Acorn的英國小公司,因為找不到合用的微處理器,他們參考了RISC-I的相關論文,自己發展了一個稱為Acorn RISC Machine的架構,並在1985年做出第一個實作ARM2,這家公司後來改名Advanced RISC Machine,這個架構就是各位手上的手機和平板所用的各種ARM處理器的前身。

補充:有關RISC的一些常見誤解

  • RISC只是CPU「指令集」的一種設計概念,在電腦和CPU這塊領域,還有很多奇奇怪怪的術語和縮寫,像是多處理器或雙核心四核心、SMT、管線(pipeline)、Superscalar等等等等,這些都跟「指令集設計」沒有直接的關係,那些術語是實作CPU時的某些機制,跟是不是CISC或是RISC沒有關係;另外像是CPU的製程或時脈,跟RISC/CISC也沒有直接的關係。
  • 微碼/微程式並不是「因為」VLSI出現才消失的,以現在的電子工藝,大可以用VLSI做一片「使用微碼的超級CISC」微處理器,只是不會比較快而已。
  • 後來為了因應需要,新的RISC有加入一些新指令,像是對應多媒體應用而產生的向量運算等等之類的,基本上並不違反RISC的設計原則,會放進去是因為後來多媒體應用成為微處理機很重要的一項功能,常用的當然會放進去。

2017年6月27日 星期二

沉默的樂章—日本動畫作曲家列傳(2): 大野雄二

 (原載於開拓動漫情報誌)

從《太空突擊隊》談起

這個名字應該會勾起很多三四十歲男性讀者的回憶,這是在1980年(民國69年)時台灣電視台播出的一部科幻動畫,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在台視播出的。

為什麼印象深刻?有別於之前《科學小飛俠》和《無敵鐵金剛》那種「主角在每集裡不斷地對付來犯的同一個反派」的固定模式,《太空突擊隊》的故事設定在未來,人類已經進入太空的時代,主角「鐵船長」是有名的科學家跟太空冒險者,帶領著他的團隊:科學家「活腦」田教授、力大無窮的機械人克拉,以及能變形成各種容貌的生化人小胖,駕駛著太空船彗星號,解決宇宙中一個又一個的神秘事件,每個事件大概是三到四集,而且有著堪稱精細的科技設定,這些都對當時的動畫觀眾造成很大的衝擊,但是那時候很少有人知道這部動畫真正的來歷。

這部《太空突擊隊》其實原名叫做《未來船長》(キャプテン・フューチャー, CAPTAIN FUTURE),由東映動画和NHK製作,1978年11月到1979年12月在NHK綜合頻道播出,所以在台灣播出其實是隔年的事情;而這部片本身的原作來自一套1940年代美國的古典科幻小說,作者是艾德蒙·漢彌頓(Edmond Moore Hamilton,1904年11月21日~1977年2月1日),小說的原名就是Captain Future;片中的主角鐵船長其實原名是克提斯‧牛頓(Curtis Newton),活腦則是賽門‧萊特教授(The Living Brain - Professor Simon Wright),機器人克拉其實是葛瑞格(Grag),生化人小胖則是奧圖(Otho),那艘太空船彗星號的原名就是コメット(Comet)。



當時在台灣播出的《太空突擊隊》,因為國情的關係,主題曲是由台灣這裡作詞作曲演唱,配音也全部換為國語配音,但是裡面優美卻又帶點成熟風味的配樂卻令人印象格外深刻,直到後來才知道,這些配樂,以及當時我們沒能聽到的日文片頭曲,都是同一個作曲家的作品,這位作曲家就是大野雄二。

自學的爵士音樂家

大野雄二先生出生於1941年,慶應義塾大學法律系畢業,從中學開始就玩音樂,大學時加入校內的爵士樂社團,主要擅長的樂器是鋼琴,附帶一提,大野先生是靜岡縣熱海市出身,老家是熱海有名的溫泉旅館「ホテル大野屋 」。

其實是否要稱呼大野先生為「動畫音樂家」是個很傷腦筋的問題,因為他大部分的作品都是電影和電視連續劇配樂,嚴格來說,除了《未來隊長》以外,他其實只作過幾部動畫以及一部特攝片《星雲假面》(星雲仮面マシンマン)的配樂,但是其中有一部動畫,從1977年一直到現在都還是由大野先生擔任配樂,也幾乎可以說是他的代表作,那就是《魯邦三世》。


《魯邦三世》(日語:ルパン三世,英語:Lupin lll),是日本漫畫家モンキー・パンチ(Monkey Punch)的漫畫系列作品,借用了法國小說家莫理斯‧盧布朗的小說《怪盜亞森羅蘋》為底子,塑造出一個繼承祖父亞森羅蘋的高超竊盜技巧,但卻對美女束手無策的怪盜,與他愉快的夥伴:神槍手次元大介、居合斬高手十三代石川五右衛門,以及神秘女盜峰不二子,一面逃避緊追不捨的警探錢形幸一,一面偷遍世界的冒險故事。

《魯邦三世》最初的漫畫連載於雙葉社的「 WEEKLY漫画アクション 」,從1967開始,到1969年結束,1971年10月到1972年3月播映第一部魯邦三世電視動畫,一共23集,但是第一部魯邦三世的音樂並不是大野先生所作,而是另外一位山下毅雄先生;五年後,也就是1977年,第二系列的魯邦三世電視動畫開始播出,這次一播就播了三年,從1977年10月播到1980年10月,一共155集,這個系列也是魯邦三世動畫中最為人所知的系列,而大野雄二先生也是從這個系列開始擔任魯邦三世的配樂,不僅如此,1984年3月到1985年12月的魯邦三世Part III,以及之後大部分的魯邦三世電影版以及電視特別版,都是由大野先生負責配樂,包括由宮崎駿導演的《魯邦三世‧卡里奧斯特羅城》(日語:ルパン三世 カリオストロの城),而且,這麼多部魯邦三世動畫,真正的主旋律其實只有一組,這個主旋律被稱為「魯邦三世主題曲」(ルパン三世のテーマ),被稱為日本最有名的動畫主題曲之一。

講到這裡先稍微岔個題,在前幾期的日本動畫作曲家列傳中,我們曾經提到過,日本動畫的片頭片尾曲通常都是由歌手演唱的歌曲,另外像是電視連續劇等等通常也都是如此,不過日本的電視劇中,有某些類型電視劇的傳統上不使用人聲,而使用純樂器演奏的曲子作為片頭,像是以刑警或警察為主角的「刑警劇」(刑事ドラマ)就是其中一種,為什麼要提這點呢?因為「魯邦三世主題曲」一開始在魯邦三世電視版第二系列時,就是以無人聲純演奏形式作為片頭,這在日本動畫中非常少見,所以值得特別提出來。

根據大野先生自己的說法,在創作「魯邦三世主題曲」時,主要考慮到的是能表現出魯邦三世「行動」、「竊盜」與「快樂的場景」,同時也要能配合「孤獨憂傷的景象」,也顧及了曲風的普遍性和復古的感覺,所以這首「魯邦三世主題曲」呈現出近似於義大利式西部片(Spaghetti Western)式的爵士曲風,以二部曲式中的「AABA樂式」(Thirty-two-bar form),以這首主題曲為基礎,大野先生譜出了無數的變奏形式,魯邦三世中各種不同的場景,都可以用主旋律各種不同的變奏來表現。

「魯邦三世主題曲」除了用於魯邦三世動畫以外,日本高中棒球聯賽裡面,有不少學校也用這首曲子作為自己學校隊伍的加油歌( 応援歌 );另外日本職業足球隊「 FC東京 」也用這首曲子當作他們的「 Chant」(戰歌)。

《未來船長》的音樂與歌曲

以年代來說,《未來船長》跟魯邦三世(電視版第二系列)其實是同一個時期,但是大野先生為《未來船長》編寫的配樂呈現出完全不同的風格,為了表現出《未來船長》那種「太空冒險劇」的氣氛,大野先生以各種不同的配器和音樂風格來表現不同的氣氛與場景,宇宙空間的深邃與神祕、遇到危機時的緊張,機器人跟生化人之間鬥嘴吵架的逗趣場景等等,而其中最能表現出主題的,莫過於本片的主題曲「搭乘夢之船」(夢の舟乗り)以及片尾曲「白楊街的家」(ポプラ通りの家)可惜這兩首曲子當時台灣的觀眾都聽不到。




這首「搭乘夢之船」由大野先生作曲及編曲,山川啓介作詞,前後有兩位歌手唱過,一位是秀夕樹(ヒデ夕樹),另一位是タケカワ ユキヒデ,這位ヒデ夕樹應該特別提一下,他唱過《海王子》(海のトリトン,1972年)、特攝片《快傑獅子丸》(快傑ライオン丸)和《人造人間キカイダー》的主題曲,他的唱腔很特殊,喜歡用黑人靈魂樂的唱法,但是在當時,這種唱法被認為是「不適合兒童」,所以找他唱動畫主題曲的不太多,加上1979年他因為持有大麻被逮捕,當時正在播映的《未來船長》製作群就把片頭曲從他的版本換成タケカワ ユキヒデ的版本(當然大野先生本來就是屬意後者來唱);其實後來到了90年代時,這種成熟的唱腔在當時的動畫音樂是很受歡迎的,可惜的是他在1998年12月因為心臟病過世。

至於片頭曲的另一位歌手タケカワ ユキヒデ,漢字名字是武川行秀,這位歌手也很有趣,他不僅是歌手,也是個作家,還是個模範好爸爸(他有一男五女,1999年還曾獲頒日本最佳父親獎),除了喜歡旅行、攝影、廚藝以外,還是個「非常重度」的漫畫迷,他有一棟專門用來放漫畫書的房子,裡面收藏了他三十年以來,超過七千五百本漫畫雜誌,到現在一周還是要看七本漫畫雜誌,作為業餘興趣來說,他的功力很可能超過一般專業的漫畫評論家。

片尾曲「白楊街的家」是由一個叫「躲貓貓」( ピーカブー, Peekaboo )的樂團演唱,這個樂團是由藤島新和黒沢裕一兩位歌手組成,他們還唱過NHK動畫《名犬雪莉》的插曲。

美式硬派與爵士:宇宙海賊眼鏡蛇


雖然作過的動畫配樂不多,不過大野經手的作品每部的風格都很特別,除了《魯邦三世》和《未來船長》外,另外有部《太空眼鏡蛇》(スペースコブラ)很值得一提,這部動畫也是電視版動畫,從1982年10月到1983年5月在富士電視頻道播出,原作是漫畫家寺沢武一的《宇宙海賊眼鏡蛇》(コブラCOBRA THE SPACE PIRATE),這是一部相當男性向,非常「硬派」的作品,而且寺沢武一本身的畫風就非常的「美漫」,也就是非常的美式漫畫風格,無論是漫畫本身或動畫,都是非常獨特的存在。


《宇宙海賊眼鏡蛇》的配樂並不是大野先生,而是曾配過《超時空要塞Macross》的羽田健太郎先生,大野負責的是片頭曲「コブラ」(眼鏡蛇)與片尾曲「シークレット・デザイアー」(祕密的渴望),這兩首歌都呈現非常強烈的爵士樂風,跟《宇宙海賊眼鏡蛇》中那個放浪不羈,叼根雪茄,一隻手上裝著威力強大的神經槍的主角Cobra,簡直是絕配;而片尾曲「シークレット・デザイアー」呈現出強烈的巴薩諾瓦(Bossa Nova)風格,浪漫慵懶的曲調,十分動聽。

2001年的時候,大野先生為NHK的電視動畫《学園戦記ムリョウ》配樂,其實從《ルパン三世 Part III》以後,大野先生就沒有替電視動畫配樂過,算一算已經是16年後的事情;除了配樂,這部動畫的片頭曲「Take」與片尾曲「begin」也是由大野先生作曲編曲,其實這在2001年來說是很稀有的事情,因為那時候大部分的動畫都已經是採用片頭片尾曲與配樂分開製作的形式。

前面提到過,大野先生其實大部分的配樂作品是電影和連續劇,在電影中,比較有名的就是1976年由角川春樹事務所製作,東寶發行,市川崑導演的《犬神家の一族》,改編自横溝正史的《金田一耕助》系列推理小說,也是石坂浩二主演的《金田一耕助》系列電影的第一部,創造了十五億六千萬的票房收入,是該年電影賣座紀錄的第二名;大野先生的配樂功不可沒,其中的主題曲「愛的抒情曲」(愛のバラード),完全表現出劇中玄秘而優美帶點哀傷的氣氛,堪稱是推理劇的名曲,而且因為這首曲子與《犬神家の一族》的連帶印象實在太過深刻,所以後來市川崑導演自己重拍一次《犬神家の一族》,全部演員包括配樂雖然都換掉,但是只有主角石坂浩二和這首「愛的抒情曲」還在。


從《犬神家の一族》之後,大野先生就經常擔任推理懸疑電影的配樂,像是1977年改編自森村誠一同名推理小說, 著名的《證明三部曲》之一 的《人間の証明》 以及1978到1979年,由村川透導演的《遊戲三部曲》等等;而在電視劇方面,像《大激闘マッドポリス'80》以及後面的續集《特命刑事》也是代表作,事實上大野先生配樂最多最久的其實就是電視劇,從1970年就開始,到2012年都還有作品。



除了劇伴音樂,大野先生也為很多歌手的專輯作曲或編曲,近年也有為視訊遊戲配樂,不過數量不多,只有一部1991年光榮的「歐洲戰線」(ヨーロッパ戦線)和PS2上的《魯邦三世 魔術王的遺產》(ルパン三世 魔術王の遺産)。

作曲之外,大野先生本身也是爵士樂手,主要是擔任鋼琴演奏,他的爵士樂團到目前為止都還有公開演出,而且還有自己的部落格跟推特,相當跟得上時代。


不過大野先生跟動畫音樂的緣分就這樣結束了嗎?並沒有!2015年播映的新魯邦三世電視版,配樂再度交給了大野雄二先生,他有名的「魯邦三世主題曲」以新的變奏陪伴著魯邦繼續冒險。

至於《未來船長》,東映克服了眾多版權上的種種困難,終於在2016年發售了經過畫質強化處理過的全套藍光光碟版,但是國內沒有代理,所以也沒有中文字幕,日文聽力夠好又有興趣的不妨買一套回去收藏,不過如果只是懷念過去那個國語版《太空突擊隊》的話就不用了,這套並沒有收錄中文主題曲,也沒有國語配音。

沉默的樂章--日本動畫作曲家列傳(1):川村榮二

(原載於開拓動漫情報誌)

寫在前面

如果你愛看動畫,應該會記得一些名字;如果很愛看動畫,你會記得很多名字。
你應該會記得宮崎駿,如果多看過幾部宮崎駿的動畫,可能還會記得久石讓;好吧,這樣也許太低估你了,你記得川井憲次、田中公平、也許還有菅野洋子和和田薰,他們正在日本動畫音樂的舞台上發光發熱,有些來過台灣,有些還沒有,但也只是遲早的事。
我想要介紹的不是他們。

我要介紹的是一些在台灣甚至在日本也不太出名的動畫音樂人,他們有的可能已經退休,甚至過世了;他們經手配樂的動畫,你可能只聽過片名,甚至可能一點印象都沒有,有的是因為年代太久,也有的是因為不盡理想導致收視率普普,最後被腰斬,畢竟日本是動畫大國,即使是1980年代,每年也製作至少30到40部動畫,除了少數幾部之外,大部分都被埋沒在日本五六十年來生產的無數動畫下。

但是這並不表示這些作品一無可取,至少就我看來,它們的音樂值得一提,但是因為作品本身不具知名度,連帶的它們的音樂與音樂製作人也隨之沒沒無聞,就我看來這是很可惜的事情。

所以我希望盡我所能找出這些動畫、這些動畫的音樂,以及這些動畫音樂人的背景,根據我能收集到的資料來介紹他們和他們的音樂,不管他們是不是還在世,我希望他們知道,這個世界上至少還有一些人不願遺忘他們,也不願他們被人遺忘。
當然,我相信我一定會遺漏掉很多作品,如果各位知道哪些作品值得一提,也請不吝提供。


飛影、冥王、葉小釵

這個飛影不是《幽遊白書》的那個飛影,這裡的冥王也不是哈帝斯,但是葉小釵的確是霹靂布袋戲那個「刀狂劍癡」葉小釵。

這三個名字代表了兩部動畫與一位音樂家,但是要介紹這位音樂家,我想應該先介紹這兩部動畫,首先從這部「不是幽遊白書」的飛影開始,這部作品全名叫《忍者戰士飛影》(忍者戦士 飛影 にんじゃせんし とびかげ)。

《忍者戰士飛影》是一部機器人動畫,從1985年10月6日到1986年7月13日在日本電視網週日早上10:30播映,全長43集,由小丑社(スタジオぴえろ)製作,這個工作室後來也製作了火影忍者的全系列動畫;導演是案納正美,他曾經待過龍之子,當時是小丑社的總監督;原作與腳本則是由渡邉由自撰寫,渡邊先生在此之前多半是為SUNRISE公司的動畫撰寫腳本,比較有名的是《重戦機エルガイム》。

除了導演和劇本(以及一定會提到的音樂家)以外,《忍者戰士飛影》的製作班底有三個人特別值得一提:擔任機械設定的森木靖泰、機械作畫監督的大張正己、以及擔任人物設定的平野俊貴(當時還叫平野俊弘);這三位都是後來赫赫有名的日本動畫工作者,不過當時都還很年輕,大張正己那時候還不到二十歲;森木靖泰那時候也不過二十出頭,這兩位當時還算是初出茅廬的動畫人替《忍者戰士飛影》帶來極為精緻的機器人設計,主角機器人「飛影」參考了日本傳統忍者的造型以及武器,可以跟另外三台非人形機器人:四足步行的「黑獅子」、鳥形的「鳳雷鷹」以及龍形的「爆龍」分別合體;敵方的機器人也參考了日本古代的武士以及步兵造型。

而平野俊弘和《忍者戰士飛影》就有點小八卦了,原本《忍者戰士飛影》的人物設定只有一位加藤茂先生,但是因為他所設定的人物造型,特別是女主角們比較沒那麼有吸引力(簡單的說就是不夠漂亮),所以找來擅長畫美少女的平野俊弘幫忙,那時候他也才三十出頭;1982年因為擔任《超時空要塞馬克羅斯》的人物作畫監督兼原畫一戰成名,平野俊弘畫的女孩子有多漂亮?這裡先舉三部作品就好:1985年的《戰鬥吧!!伊庫薩1》(戦え!!イクサー1)、1987年的《破邪大星彈劾凰》(破邪大星ダンガイオー)以及1988年的《吸血姬美夕》,而且不是只有臉部,整體身材線條都非常勻稱而充滿魅力。


《忍者戰士飛影》的劇情一開始大致是這樣的:西元2200年,人類在火星上已經建立了殖民地,在殖民地上的主角三人,無意中遇到從銀河另一邊薛瑪星系(シェーマ星系)拉德里歐星(ラドリオ星)逃到火星來的宇宙船エルシャンク(Ellshanc)與其中的羅米娜(ロミナ)公主,以及追殺羅米娜公主而來的紮崩軍(ザ・ブーム軍),エルシャンク逃來太陽系的理由,是因為他們的祖上過去曾經遇到地球上的「忍者」,並以其為藍本製造了三具戰鬥機器人,而主角等三人是唯一能夠操作這三具機器人幫助他們對抗紮崩軍的人類,儘管如此,面對紮崩軍的數量優勢,這三人與エルシャンク還是陷入苦戰,就在此時,一台神秘的人形機械人「飛影」突然出現解救了他們的危機又神秘消失。

隨著劇情的進展,謎底也逐漸的解開,故事的舞台從火星到了地球,總之,到了最後,他們終於打敗了企圖連地球一起征服的紮崩遠征軍,並且準備跟著エルシャンク回去收復拉德里歐星。

然後?沒有然後,整部《忍者戰士飛影》有43集,41集時就演到這裡,接下來兩集是過去的回顧總集篇,然後就結束了,沒有任何後續;以一般觀眾的角度,總是會覺得這樣的結束方式是不是有留甚麼伏筆,可能以後還會有續集甚麼的,但是沒有,《忍者戰士飛影》沒有任何後續的故事,如果真的要猜的話,有可能是因為劇本本身很難收尾,收視率不盡理想,製作團隊就被迫草草收尾了事。
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因為《忍者戰士飛影》的機械與人物設定都是一時之選,更不用說稍後介紹的配樂;但是因為收視率不佳,這部作品從此就被埋沒,其實這不是第一次,甚至也不是最後一次;日本動畫史上的確有很多這樣的腰斬動畫,當然《忍者戰士飛影》並沒有完全被埋沒,後來在電玩遊戲《超級機器人大戰》又撿回了這顆遺珠。

終於要提到本文的主角了,《忍者戰士飛影》的背景配樂作曲家名叫川村榮二(川村栄二),1946年在日本北海道小樽市出生,北海道大學肄業,除了作曲以及編曲外,也是個吉他手,介紹完畢。

就這樣?

是的,除了他作過或編過的曲子以外,有關川村先生本人的資訊少得可以,一方面因為他最活躍的年代網際網路還不是很發達,很多資料都沒有上網;另一方面這位作曲家本身也很低調,我們只能找到他曾經作過的作品;川村先生主要是為動畫、特攝以及時代劇配樂,另外也幫不少歌手的歌謠曲編曲;像1987到1988年的特攝劇《仮面ライダーBLACK》全系列(包括RX和電影版)、五星戦隊ダイレンジャー(1993年)、忍者戦隊カクレンジャー(1994年)也都是他擔任配樂,另外1996年的怪醫黑傑克電影版也是川村先生配樂。

《忍者戰士飛影》的原聲帶有兩種版本,早期的黑膠唱片和錄音帶,以及後來的CD,除了川村先生的配樂以外,還有兩首片頭與片尾曲,片頭曲「LOVEサバイバー」與片尾曲「一世紀めのエンジェル」 都是由小田裕一郎作曲編曲,青木久美子作詞,一個叫「HIT BOY」的樂團主唱,但是HIT BOY這個團體沒有任何其他資料,原聲帶裡面沒有說明,只有他們出過的唯一一張單曲唱片上面有成員的照片,如果各位認得他們是誰,歡迎跟我們聯絡。



既然是以「忍者」為主題,《忍者戰士飛影》的音樂當然要能夠表現出「忍者」的感覺,一般而言「忍者」給人的感覺是,神秘、快速、以及戰鬥,由於是日本獨有的產物,音樂表現手法上會用到日本傳統的五聲音階,以日本箏或笛等樂器,演奏快速的連續輪音來表現,這樣的音樂常常出現在日本的古裝時代劇中,如果要具體地給個例子,可以參考1980年的「服部半蔵 影の軍団」片頭曲的部分,更典型的例子,像是1985年Taito的電玩遊戲《影子傳說》,整部遊戲的背景配樂就是典型的忍者意象。

川村先生為《忍者戰士飛影》作了18首曲子,編曲上多半是以銅管,小提琴獨奏以及少部分的電子音樂,在這些曲子中,川村先生表現「忍者」的音樂手法可以用這首「飛影 見参!」為代表,音樂的一開始,首先由法國號以日本風格的五聲音階吹出如同戰鬥號角般的前奏,跟著後面幾聲重節奏後猛然停止,隨後又用法國號吹出更高音的號角聲,接著是典型、如同忍者腳步般快速的十六分音符,「詭秘」、「迅捷」、「戰鬥」的忍者風格充分地在這首表現出來,而其他的曲子,只要是跟忍者主題有關,也都會出現類似的元素。

「飛影 見参!」這首主旋律的後半段,其實是片頭曲「LOVEサバイバー」的演奏版;這裡要稍微岔題一下,談談日本動畫音樂與片頭片尾曲的演進,日本動畫發展的初期,片頭、片尾和劇中的配樂通常都是同一個作曲者,所以在配樂裡面聽到主題曲的旋律是很正常的,到了1980年代後期,大多數的動畫都會使用獨立的片頭和片尾曲和配樂,也就是劇中配樂跟片頭片尾曲的作曲家不是同一個,《忍者戰士飛影》剛好是介於中間的一個例子,雖然片頭片尾曲是由其他作曲家負責,但是在配樂的作曲家中還是會把片頭片尾曲用到部分配樂中,到了90年代或更後期,這樣的情況就很少出現了。

除了表現出「忍者」的風格外,《忍者戰士飛影》的音樂對其他情境的表現也一樣優秀,川村先生以高昂的銅管表現出戰鬥以及勝利等情境,弦樂與鋼琴表現出憂傷的氣氛以及女主角們的特質,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一首「出逢いは期待あふれて」(充滿期待的相逢),這首一開始以高亢的銅管和定音鼓表現出如陽光般的勝利氣氛,隨後很快地以鋼琴聲接續著弦樂表現出女性般優美的曲調,最後近似於忍者主旋律的的幾聲銅管號角卻又呼應了隱藏的忍者主題,氣氛的轉折在同一首曲子中,卻不會覺得突兀,川村先生的功力可見一斑。

雖然川村榮二先生為《忍者戰士飛影》作了極為優秀的配樂,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因為這部作品草草結束,知名度不是太高,加上那時候也很少針對作曲家特意的加以宣傳,所以《忍者戰士飛影》的原聲帶很久以前就已經停止發行,在台灣知道的人就更少了,不過,好的音樂不會永遠埋沒,有時候因為一些奇特的契機,會讓這些音樂以令人意外的方式重新為人所知,接下來要介紹的這部動畫,同樣是由川村先生配樂,而這部動畫的音樂對台灣的聽眾來說就不是這麼陌生,雖然大部分聽眾也都不知道作曲者真正的名字。

昭和最後的機器人動畫《冥王計畫》

《冥王計畫》(冥王計画ゼオライマー)是動畫國際公司AIC(株式会社アニメ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カンパニー, Anime International Co., Inc.),從1988年11月26日 到1990年2月21日,以「原創動畫錄影帶」(OVA,Original Video Animation)形式發售,也就是說,這部動畫原本就是以錄影帶形式發售,並不是在電視頻道或是電影院播映;原作是ちみもりを的漫畫,你可能沒聽過這位漫畫家?沒關係,他的另外一個筆名是高屋良樹,目前連載中(而且已經連載了快30年)的《強殖装甲卡巴》(強殖装甲ガイバー)就是他的作品,而且這位漫畫家就只畫了這兩部作品,不過這部動畫只使用了原作漫畫中的部分設定,其他大部分都是動畫製作者的原創,所以跟漫畫關聯不大;對了,因為這部作品發售的期間剛好遇到日本天皇駕崩更改年號(1989年日本年號由昭和改為平成),所以這部也被稱為「昭和最後的機器人動畫」。

導演與分鏡是平野俊弘,對!就是剛剛你看到《忍者戰士飛影》的美形人物設定大師平野俊弘,但是這次的人物設定與作畫監督不是他,而是菊池通隆,這位大師也很值得一提;1963年出生,因為《宇宙戰艦大和號》而讓他成為動畫迷,後來就進入動畫界工作,從宮崎駿的《風之谷》原畫開始,在多部作品中擔任原畫;在此同時,有位筆名麻宮騎亞的漫畫家也同時以《神星記》神星記ヴァグランツ、《魔法陣都市》サイレントメビウス出道,很快有人發現,這位麻宮騎亞老師的畫風跟菊池通隆先生極為相似,有很長一段時間,大家紛紛猜測他們到底是同一個人還是夫妻關係,但是當事者也沒有出面闢謠,有時候甚至還聯名發表作品,上面還有各自的履歷(出生年月日還故意不一樣),到2001年才承認他們是同一個人。

既然也是機器人動畫,當然少不了機械設定,《冥王計畫》的機械設定不是別人,正是剛剛提到《忍者戰士飛影》的機械設定森木靖泰先生;如果說飛影是森木靖泰初試啼聲之作,《冥王計畫》就可以說是他代表作的開始;在冥王計畫中包含主角在內的八台機體,各具特色的設計,卻又一致的充滿銳利洗練線條與厚重的裝甲感,展現出完美的機械美感。

不像《忍者戰士飛影》長達四十多集;因為是OVA的關係,《冥王計畫》只有短短的四集,而且是每半年發售一集,所以作畫品質極高;不過當初發售的時候主要是用錄影帶(Beta和VHS,有人記得嗎?)和雷射影碟(LD),後來才改出DVD,2008年為了慶祝發售20周年,有推出畫質加強修正的藍光光碟,另外也有在超級機器人大戰中出場。

《冥王計畫》的大致劇情如下:隱藏在國際電子大企業底下的秘密組織「鐵甲龍」,在蟄伏了多年後,將要以本身超科技製造的八具機器人「八卦眾」征服世界,而他們的頭號目標,就是奪回藏在日本祕密機構「最終守護者」內,八卦眾中最強的機器人「天之ゼオライマー」,而唯一能駕駛ゼオライマー的,是一個15歲的少年秋津マサト與一個神秘的少女氷室美久,然而少年所不知道的是他本身也會成為毀滅世界的關鍵。

基於不破壞觀眾的樂趣,劇情透露就到此為止;整體而言,《冥王計畫》是一部相當黑暗的作品,所以川村先生為《冥王計畫》所作的配樂也多半是表現出陰謀、哀傷與恐怖,在戰鬥的情境上則是以強烈的重低音電子音樂配合銅管表現,與《忍者戰士飛影》不同,《冥王計畫》的弦樂是標準交響樂團的演奏規模,而不是使用小提琴獨奏,這當然也有成本與效果的考量,效果上也較為豐富。

《冥王計畫》配樂中的主旋律只有一組,也是整部配樂中唯一比較沒有這麽負面情境的,就是主角機器人ゼオライマー出場的配樂,這段主旋律出現在兩段中,第一段是「覚醒、ゼオライマー」,在這段配樂中,川村先生首先是以很長的一段快節奏與鼓聲電子音樂來鋪陳敵方機器人戰鬥的優勢,接著加入逐漸玄秘詭譎的高音,在幾聲銅管漸升的音階後突然完全無聲,隨後以一段大提琴後引入以銅管演奏,氣勢雄壯的主旋律。

而在最後的戰鬥配樂「ゼオライマー、暁に出撃す」中,川村先生以完全不同的手法來處理這段主旋律,這首配樂以定音鼓低沉的鼓聲為開始,隨後在同樣的定音鼓伴奏下以弦樂演奏出這段主旋律,表現出沈重、悲壯而優美的氣氛,到了中段後一樣是一段無聲的暫停,接著是在高亢的銅管前奏下,改以小軍鼓的密集鼓聲伴奏下,同樣以弦樂演奏主旋律,而到了最後以弦樂加銅管的合奏完成整段旋律。

《冥王計畫》的主旋律對某些台灣的同好,尤其是會看布袋戲的同好應該不會太陌生,原因是從80年代後期開始,台灣有部分業者引進日本動畫的原聲帶,那時候台日雙方並沒有版權協議,取得的成本與售價也就相對低廉,那時候剛好也是霹靂布袋戲起飛的年代,很可能是其中有工作人員注意到這些配樂,所以在1989年霹靂布袋戲,刀狂劍癡葉小釵出場時,就使用了《冥王計畫》的這段主旋律,平心而論,這段旋律悲壯優美,與葉小釵還真的頗合,所以風行一時,只是當時除了少數人以外,大部分都以為是霹靂的原創音樂。

筆者並不想批評或辯護這樣的行為,畢竟時空背景不同,事過境遷,如今霹靂布袋戲也已經脫離過去低成本製作的年代,成為完整的台灣自製文創產業的代表作品,也希望在知道這些優美音樂背後故事的同時,能激勵台灣有更多更好的本土情境音樂創作者出現。

2017年6月16日 星期五

淺談古代CPU:副處理器的故事(3)

前情提要:
淺談古代CPU:副處理器的故事(1)
淺談古代CPU:副處理器的故事(2)

Intel在1980年公布了8087,隔年,也就是1981年八月,IBM PC問世,上面特別留了一個空的40 pin IC插座給8087,從此個人電腦終於跟以前那些「大型主機」一樣,擁有浮點運算的能力,也就在這一年,一家叫做Weitek的公司成立。

中文版的Wiki對Weitek的介紹有不少錯誤,首先,所謂「 三位自Intel公司離職的台灣工程師 所共創 」就錯了, 這三位都是HP Lab(Hewlett Packard Central Research Lab)出來的,Chi-Shin Wang( 王繼行 )是1967年台灣大學物理系畢業,後來到Standford念電機博士,台大物理學會在民國56年出版的《時空》第五期有他的文章,他後來在1987年自己開了一家IC設計公司叫IIT,後來改名叫8x8;IIT是頭幾個不靠逆向工程做出387相容浮點副處理器的廠商之一;Edmund Sun (孫燕生) 台灣出生,國立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58級畢業,1974年Caltech加州理工學院畢業,後來開了C-Cube,是硬體影像壓縮的先驅,後來還投資設立不少公司;Godfrey Fong (方端) 是總裁兼CEO, 1961-66 上海復旦大學半導體物理碩士,在Weitek之前,1974年他在Fairchild,,1981到HP Lab,這三位都沒待過Intel;另外有紀錄的還有G. Leonard (Len) Baker, Jr.,他是投資董事之一。

真正待過Intel的是這兩位:Stephen (Steve) Farnow,他在1979-1985是Intel DRAM部門的Manager , 1986 年到1990年擔任Weitek的VP;另外就是Everett Roach,他在1987到1991年擔任Weitek的Marketing Manager,在進Weitek之前,他是Intel的Marketing Manager,後來還擔任過Cyrix和NS(美國國家半導體)的VP,現在是Qualcomm的資深PM。

Weitek的創立目的本來是想做電腦繪圖,主要是CAD(電腦輔助設計)的相關系統,但是CAD需要強大的浮點運算, 於是他們從同樣是HP Lab找來一批設計浮點運算電路的專家,比較有名的是Fred Ware,美國專利局還有他們在Weitek時申請的浮點運算專利紀錄;結果系統還沒做,浮點運算器晶片已經先有了生意。

Intel推出8087只比8088晚了一年,剛好趕上IBM PC問世;1983年的80287也只比80286晚了一年;1985年80386問世,1986年Compaq就搶先推出了DeskPro 386,成為第一台相容IBM PC的386個人電腦,可是....80387到了1987年才出來,Weitek就趁這個時候搶先推出了可以搭配Deskpro 386的Weitek 1167,而且宣稱浮點運算速度是387的2-3倍。

1167其實是三顆晶片加上一片很大的電路板,然後再用一塊轉接板插到主機板的插座上,這三顆分別編號是WTL1163、1164和1165,1163是負責介面轉換的晶片,1164是浮點乘法器,1165是ALU;隔年Weitek就把這塊大板子縮成一顆IC,推出同樣用於386系統的3167,再隔一年,也就是1989年,當Intel推出80486DX時,Weitek同時推出Weitek 4167。
雖然同步推出,又號稱是387的幾倍速度,但是這是有代價的;首先,Intel不會這麼佛心的直接讓Weitek使用387的指令集,所以Weitek的副處理器指令集完全是獨立的,這表示軟體要另外修改;第二,Intel也不會讓Weitek使用386和387的專屬介面,怎麼辦呢?


Weitek 的工程師想出了一個絕妙的方法,首先,他們讓Weitek的副處理器同時接上386的位址和資料線(和287/387不同,他們不需要接位址線,但是跟8087很像),讓它變成386記憶體位址上的一個裝置;然後最妙的來了,Weitek把這32條位址線分成兩個部分:高位址A31-A25用來分辨自己跟其他記憶體位址的區別,低的16位元直接當作指令!

這是甚麼意思?意思是Weitek直接把比較高的記憶體位址佔下來,386的定址線是32bit,如果高位址是0xC000(其實就是A31-A25=1100000),Weitek就認定這是給它的指令,就會把低位址的16bit當作指令,另外資料線的32 bit就當作是資料;換句話說,在386來看,一個Weitek FPU 的指令其實就是一個記憶體的存取動作,也就是「mov addr , data」,mov的位址上半部是0xC000,下半部是FPU的指令編碼,而資料就是從暫存器過去。

可是這樣不就表示沒辦法裝4G的記憶體?別傻了,在那個時代,大部分主機板能夠裝到8MB記憶體已經是偷笑了,換句話說整個記憶體定址空間根本絕大部分都是空的,Weitek當然是老實不客氣的佔地為王。

不過Weitek的光輝年代並沒有太久,Intel在486時把浮點運算器整合到CPU裡面,所以速度變快,可是在CPU外面的4167就沒辦法享受到這個好處,另外,像Intel後來推出只有24條定址線的386SX,Weitek的架構就完全沒辦法使用;1989年的4167之後,Weitek就完全沒有在PC上推出新的浮點運算器;在其他平台上也遭遇到同樣的問題:當其他處理器都內建FPU時,外接FPU就毫無優勢可言,雖然到了90年代初開始轉做繪圖晶片,但是這時候為時已晚,1996年被Rockwell收購下市。

雖然Weitek的時代結束,但是這套直接使用CPU位址和資料線的招數倒是活了下來,在486出現後,ISA介面卡的速度和CPU差距越來越大,剛好那時候視訊繪圖對於頻寬的需求日益增加,有人就想到了同樣的招數,直接從CPU的位址和資料線下手,這就是後來的VL(Vesa-Local) Bus。